近日,央视新闻公布了去年即时配送估算数据,数据显示:2022年我国即时配送的订单超过400亿单,市场规模达到约2000亿元。可见,即时配送行业的“风”吹的有多劲!
不仅如此,近几年,即时配送细分市场新老玩家也在不断更迭,一类是美团配送、蜂鸟、达达快送、UU跑腿和闪送,一类是自营+众包的顺丰同城,还有一类是近期频频跨界的字节抖音和腾讯。现在来看,随着行业头部效应日益加剧以及跨界选手的到来,腰部企业的生存变得扑朔迷离。
以顺丰同城为例,1月底发布的年度业绩预告仍为亏损,事实上,从上市至今一直在亏损。类似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,不但故事没讲好,反倒大肆投入补贴,现金流一时吃紧。
据艾瑞咨询预测,在2021至2026年期间,我国即时配送的订单规模将保持28%的年均复合增长率。
可以发现,即时配送是复合增速保持在30%左右的行业,这一万亿市场空间集中度还有待提高,行业明显处于成长阶段,所以当下的卷非真的卷。
虽然目前我国即时配送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7.5亿,但是每月使用超10次以上的用户只占比25%,假设这个占比再提升10个百分点,至少可以再诞生两家千亿市值的即时配送公司。
而之所以目前玩家面临的挑战很大,是因为这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门槛比快递要高出好几个级别。
其中,模式化同质是决定即时配送卷度的根本。在O2O战略的落地过程中,玩家们从一开始的B2C,杀到C2C,再到后来P2P,没有一个赛道是不拥挤的。以B2C为例,由于前期大量的投入到前置仓建设,成本高企,使得后来进入的企业选择了加盟制的道路,一来实现了快速建仓,二来可以把建仓成本、经营风险转移给合作伙伴。
可是这种轻资产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商品需求,随着SKU的不断丰富,加盟小仓必然无法满足消费者可选、可预期的配送时段,配送平均时长会大大拉长,导致供应链支撑不足进而带来履约风险,最终玩家自己买单。
简而言之,供应链的柔性需求是即时配送摆脱同质化竞争的重点。无论是B端的供应链运营,还是C端的配送,都是集流量、技术、运力于一身的玩家占得先机,美团、饿了么这些老牌玩家就是在“货找人”的这场降维打击游戏里,依靠先进的装备以及成熟的运营,攻城略地步步为营,这也给不少互联网企业乃至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提供了宝贵参考。
不得不承认,当下的即时配送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新进玩家除了传统快递企业(顺丰同城、中通、韵达),还有字节跳动、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。
跨界、入局、破圈,字节跳动将其在直播电商的颠覆能力,复制在了本地生活的进阶道路上,以外卖为切入点,只为打破即时配送根深蒂固的传统模式。
这一切都得从去年抖音携手饿了么说起,双方的合作对于消费者而言,抖音的内容添加了在线点单本地生活服务,不仅可以方便种草和分享,还能开创“即看、即点、即达”的空前体验,此外商家这边也可以凭借抖音,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对店铺进行运营,这种跨平台消费行为的实现,考验的是精准流量转化以及即时物流履约能力。饿了么选择抖音无疑是为了寻求业务增量,抖音打造超级平台,显示出字节跳动的生态兼容性和破圈能力。
今年3月1日抖音会正式上线外卖,届时美团外卖也一定会见招拆招,当然这种全场景+全品类+全渠道+全时段的服务节奏,是快递企业无法企及的,而带给消费者更丰富的体验,也正是新玩家们试图从生态的顶层设计而努力改变行业的目的。
小结:
目前看来,即时配送企业要想避免内卷,除了从供应链整合、下沉市场、科技投入方面加大输出,还得在用户体验上寻求差异化,毕竟本地生活才是即时配送相辅相成的一对,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拿着大把资源来和即时配送企业合作,而差异化的服务才是它们下一阶段卷的方向。
东南亚仓配一体的机遇与挑战
1601 阅读物流企业如何参加项目投标才能成功中标 | 物流人的必修课
1140 阅读极智嘉宣布进军具身智能:具备商业化能力、研发实力、场景数据三大优势
1082 阅读中储智运智慧联运场景入选央企AI高价值场景
1074 阅读国家邮政局到顺丰调研,王卫现身
1027 阅读交通运输部:支持平台实施货主实名制,建立过低运价阻断机制
959 阅读中国光伏巨头,又花50亿在国外建厂
935 阅读25年8月福建省京东大件物流送装一体资源招商邀请函
959 阅读沃尔玛头程物流整柜入仓运输服务已覆盖五大港口
941 阅读全国港口首座绿氢“制输储加用”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渤海湾港
953 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