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差时自然也不例外,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和同事、客户、合作伙伴,还有同行聊天。
下午在北京公司的办公室里和一位北京的做专线物流的朋友聊天,听他吐苦水,谈遇到的各式困难。
这年头,专线物流特别难做,在北京,尤其难。这两天在北京基本上跑遍了通州地区,看到曾经的路边建筑大部分夷为平地盖上了防沙布,更是同情在北京奋斗的物流人。
他们除了要面临全国各地物流人都要面临的各式困难外,还要承受朝不保夕居无定所的心理压力,毕竟,作为非首都功能的物流业,特别是专线物流业,属于最不受待见的细分行业之一。
下午来访的这位仁兄除了以上的这些困扰外,还另有烦恼。
他是做北京至广东专线的,广东的分流工作前段时间委托给了某平台,刚开始合作得还可以,但近期越来越不靠谱了,真头疼。
我谈了我的看法,我认为专线物流作为传统业态,分流工作必须得自己做,再难也得如此,平台不靠谱,特别是那些以所谓整合资源打造出来的平台,尤其不靠谱。
在PPT里,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,如何整合资源如何降低成本等等,但专线的运作太复杂,是个非常典型的非标产品,看上去很美的方案落地后基本都会走形,会变得很不靠谱。
对传统专线来说,到站分流是苦活,非常艰难,但分流工作做得好不好,是一个专线是否有价值的关键,所以我认为,如此重要的环节,实在不宜外包。
我给来访朋友的建议就是,现在合作的这个平台不靠谱,换个平台大概率还是会不靠谱,所以还是得组建自己的团队,虽然刚开始困难点,但长期看,利大于弊。
现在看来,专线物流在整个物流行业中看起来确实有点Low,很传统,没啥技术含量,但专线自有其存在价值,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很Low的行业,也得接受现实,遵循这个细分领域的运作模式,结硬寨,打呆仗。
平台物流看上去高大上,但专线物流想借他的东风却并不容易,所以还不如认清现实,让平台的归平台,专线的归专线,遵循专线本身的原则做事,不走捷径。
既然选择了专线,我们便只顾风雨兼程。
顺丰控股:6月营收262.54亿元,同比增长13.43%,连续5个月超行业增速,稳步上升趋势明显
1959 阅读跨省最快7小时达,货拉拉的新服务竟还打下30%价格!
1704 阅读王卫连续两年出席!为什么是顺丰?背后有何深意?
1604 阅读效率领跑行业,70%企业复购!揭秘被巨头复购16次的大小车方案
1374 阅读运多星指数级增长解码:数字科技、生态服务、合伙人制度的三重破局密钥
1081 阅读顺丰航空开通“西安=万象”国际货运航线,助力危险品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
1027 阅读马云要求淘宝闪购稳定在8000万单
988 阅读德邦股份二季度环比改善,无人叉车、辅助驾驶等技术应用助力降本
1006 阅读四川顺丰与成都公交合作正式启动
936 阅读沃尔玛回应山姆变普通超市
920 阅读